4月2日上午,学校国际教育工作会议在实验中心第三会议室召开。副董事长秦小刚、工会主席孙锦礼、副校长刘亮军、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国际交流合作处处、教务处、人事处、学生处、财务处、总务处和相关二级学院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校长刘亮军主持。

深化国际合作 明确发展目标

会议伊始,刘亮军副校长回顾了学校2019年以来在国际合作交流领域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成为河南省首个与芬兰开展中外合作本科项目的高校、获批来华留学生招生资格等。他强调,未来学校将坚持“提质增效”目标,着力打造中外合作办学核心竞争力,完善“党委领导、外事统筹、部门协同”的运行机制,推动二级学院在师资、学生和学科专业等层面的国际化建设。
细化任务分工 夯实工作基础
国际处处长就有组织地推进学校国际教育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对各部门协同完成相关工作进行了任务分工。国际处副处长就本年度开展学生双学位、交换生及暑期研学等交流项目和正式启动来华留学生招生工作进行了说明和安排。
把握战略机遇 擘画发展蓝图

副董事长秦小刚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学校国际教育将从“1.0版”迈向“2.0版”,中芬合作办学项目引进的“黑客马拉松”教学法及其办学成果已成为我校合作办学的显著特色,获得了上级部门的高度认可。他强调国际教育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关键路径之一,并明确提出了三项重点任务:一要把握今年中芬建交75周年的重要契机,进一步拓展中芬高校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二要全力协助合作办学高校申请芬兰国家教育署TFK基金资助项目,为师生争取更多海外交流研修机会;三要重点强化“专业+外语”复合能力培养,积极开拓学生海外就业市场。
会议明确,学校将紧抓国家教育强国建设机遇,以开放合作为动力,以提质增效为核心,通过深化国际合作项目、优化管理机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等举措,全面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持高质量发展理念,推动教育国际化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注入新动能。
(文:邢民昌 图:黄春会 审:管庆磊)